身殘志更堅—看殘疾人袁波如何創業
懷化市殘疾人聯合會 m.5zfl.com發布時間:2016-07-08 00:00信息來源:
初見袁波,感覺他是一個非常精明干練的小伙子。讓人很難想到的是,天生缺失左臂的他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個屬于自己的事業,用自己自強自立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……
身殘志堅更要自強
袁波1987年出生,天生左臂缺失。而從袁波懂事起,他就從別人異樣的目光里,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,但同時也磨練了他不服輸的個性。 16歲中學畢業后,袁波決定放棄學業進入社會鍛煉。由于天生缺陷,重活累活他根本干不了,精明的他便從別人不在意的方向入手,學成了一手捉魚抓鰍的絕活,很難想象他一只手是怎么辦到的,當地人欽佩之余贈送綽號“魚王”。在2年間,靠抓黃鱔捉泥鰍撈河魚出售他居然攢下了一萬多元錢。
村子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,回來的時候帶來許多他不曾知道的信息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他很受觸動,于是,決定自己也要到外面去看看。
在外打拼也很辛苦
2005年,袁波在家人的支持下,帶著自己2年“魚王”的積蓄和家里支持的一些資金開始了闖蕩。在芷江縣城,他租下門面搞起了石磨豆漿,由于項目選的好,門面位置選的好,他的投資很快見了效益,到了2007年,他已經攢下了將近6萬元。
隨著閱歷的增加,袁波的心又開始不滿足了,他想到更大的地方去見識見識。2008年他轉讓了石磨豆漿跑到了貴陽,承包了一所學校的食堂。第一學期,由于飯菜質量有保證,服務好,賺了不少的錢。但古龍說過: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第二學期,袁波只能低價轉讓了食堂的承包權黯然回家,損失慘重。
回鄉發展扎實創業
回家后,袁波并沒有頹廢,而是結合這幾年在外面闖蕩的經驗和家鄉實際,通過多方考察,準備發展種植業。2010年開始,袁波和他姐夫等人合作種植紅茄,到2014年,已經達到投資120萬200畝的規模,紅茄的價格隨著市場的波動而變化,5年來,有虧也有賺,在這5年中,袁波下廣東,赴上海等各大城市開拓市場,成立了田園蔬菜合作社,自己促銷時亦帶動了周邊茄農的共同發展。這5年中,袁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,考察了比較多的項目,2015年底,他看好的大棚草莓項目前期30畝已然啟動。在回家鄉發展種植的這些年中,袁波發展的項目解決了30多人的就業問題,其中包括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。
幾年來,袁波自立自強的行為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。袁波表示,在條件成熟的時候,他會把更多的殘疾人組織在一起,讓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自身價值,自強不息、奉獻社會!“我只想自己做的不要比別人差,有能力的話盡可能多幫助別人”,袁波這樣說。